贵价面包杀回北上广,它还是门好生意吗?

admin 2025-05-03 13:15:01 421

" 北京人有福了,阿那亚排队王宿咕开到北京朝阳合生汇了 "

" 现在开面包店很挣钱吗,长楹天街三个网红店挤一块了 "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 " 贵价面包 " 店的讨论帖又热闹了起来。今年以来,来自各地的网红贵价面包店密集 " 进京赶烤 ",争相入驻了北京高人气、流量商场,上演了神仙打架的戏码,光是在北京合生汇,烘焙品牌就有 20 多家。

面包爱好者幂幂上周在合生汇逛街时发现 B1 一家面包工坊排起了长队,她奔着凑热闹的心态排队进店购入了三款面包,均价 35 元。" 这三块大土司够我吃一星期了 ",幂幂告诉剁椒 Spicy。

今年以来,均价 60 元以上的新一波高端烘焙品牌快速在一二线城市扩张。从上海、北京走出的韩国面包品牌 BUTTERFUL&CREAMOROUS(黄油与面包,简称 B&C),今年开到了更多新一线城市;来自武汉的 UH 祐禾、济南的石头先生的烤炉、上海的 DRUNK BAKER、HOT CRUSH 趁热集合开店势头正猛。

" 不是说没人买了,怎么贵价面包店又多起来了?" 一位年轻消费者感叹道。在消费降级浪潮下,前些年一波老牌网红贵价面包店,或倒闭清算或门店迎来大规模收缩。究其原因,网红面包们性价比越来越低了。前些年大火的新中式烘焙、日式烘焙和贝果等,大多都是 " 精致量小 " 的单品。行业过度内卷下,网红面包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消费者在新鲜感散去后,不愿再为其复购。

在小红书上,有网友晒出了一家贵价面包店的图片,草莓蓝莓鲜果酱心泡芙卖到 32 元,比利时黑巧巴斯克蛋糕 35 元 / 个," 没人觉得现在的面包好贵吗?比巴掌还小的面包卖二三十,感觉明年买面包也要配货了吧。"

" 大半年没敢进面包店,以前进去一趟二十块能买两三个面包,现在 100 块都买不到三块面包。" 北京白领 Monica 说道," 贵是贵在人工吗?"

贵价面包虽然引发部分消费者吐槽,但亦有年轻人心甘情愿为其买单,为了吃到一块贵价网红面包,甚至不惜等上四五个月。

前段时间,# 手作面包要提前半年抢购,有人买三个冰箱囤货冲上热搜。18 块的番茄猪肉脯吐司、30 块的抹茶米、12 块的草莓乳酪贝果 …… 武汉一家名叫 " 不晚面包 " 的手作店的面包引发了疯抢,虽然单价不算贵,但一单下来加上邮费也要花上百元。

该手作店曾在今年 1 月开启了一波团购,将做好的面包冷冻起来寄送,次日达,但产能有限需要取号排队。" 本来没打算买,看到开团信息点进去了,纠结了一下还是冲了,一天 30 单,3656 需要等上四个月,等还是退呢?" 在小红书上有网友发笔记提到。

吐槽声颇高的贵价面包为何经久不衰?

" 大碗便宜 "" 名字猎奇 ",贵价面包集体杀回一线顶流商场

这波卷土重来的贵价面包品牌,在产品侧做出了较大变革,更 " 大碗便宜 " 了,面包用料愈发丰富、品种也更加齐全,高碳水、大块的调理吐司成为了新宠,亦有不少烘焙专门店将蛋挞、司康等捧作大单品。

焦糖色酥皮上撒满了核桃碎,再将厚厚一层奶酪夹入其中,糅杂着浓郁黄油乳脂和坚果香气的 " 核桃马里奥 ",堪称热量炸弹,为坚果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一度成为网红面包圈的顶流单品。这款面包也是 UH 祐禾的当家花旦,半个手臂大小的面包,售价仅 28 元,将 " 便宜大碗 " 展现的淋漓尽致。望丘山,好利来,85 度 C 等烘焙品牌也争相上架了这一爆品。

这一代贵价面包,名字起的越来越新奇。除了 " 马里奥 " 之外,在贵价面包品牌中常见的名字还有," 欧坦得 "" 巴布卡 "" 咕咕霍夫 "" 佐莫拉吉 "" 布里欧 "" 克林姆 "" 修格拉 "" 林茨塔 " 等。

这些奇奇怪怪的面包名称多来自外语直译。 比如," 咕咕霍夫 " 是源自德语 "Kugelhopf",指的是由啤酒酵母发酵工艺制成的一种中空造型的圆形面包,外观看起来类似于甜甜圈,是当地人用来庆祝圣诞节的经典面包。

抹茶巧克力咕咕霍夫,就是去年年底 B&C 推出的一款热门单品,售价 26 元。夹杂着葡萄干和抹茶流芯的咕咕霍夫,吃起来湿软香甜,被网友誉为热量炸弹,即是偏爱甜食的福音,也是口味偏淡人的灾难,有网友评价这款面包口感过于甜腻," 感觉吃完能正步踢到天安门。"

此外,要想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 " 贵价 " 买单,品牌高端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首店一定要开在顶流商圈的最佳位置。

在门店选址上,品牌们普遍锁定 " 一线城市 " 和 " 顶流商业综合体 " 的黄金铺位。如," 趁热集合 " 的首店选在了网红烘焙聚集地上海;UH 祐禾、Paper Stone BAKERY 都是发迹于广州 ……

在北京,合生汇、THEBOX 朝外、长楹天街、朝阳大悦城、三里屯等年轻潮流化热门商圈,都是网红烘焙品牌们入驻的首选。在同一栋商场,各网红烘焙品牌们也在争抢着最佳流量入口。

图 / 剁椒 Spicy 摄

北京长楹天街近日就同时开出了三家网红烘焙品牌。" 崎本的小店 " 位于商场 B2 层,隔壁是初代贵价面包品牌 " 原麦山丘 ",楼上是 " 露丝卡文 · 世界冠军面包 " 店。

剁椒 Spicy 在一个工作日就餐高峰期来到长楹天街进行了实地探访,从地铁 6 号线常营站 E 口出站后," 崎本的小店 " 率先进入视野,门口人头攒动,结账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队、试吃和购买的年轻人填满了整个店铺。一位消费者告诉剁椒 Spicy,她此前并不知道这家门店,只是路过看到有人排长队且店内还有面包试吃,于是冲动进店买了一单。" 排长队的店果然不踩雷,味道还不错。" 她表示。

图 / 剁椒 Spicy 摄

与 " 崎本的小店 " 人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一墙之隔的 " 原麦山丘 ",店内陈列宽敞明亮,但门可罗雀。

图 / 剁椒 Spicy 摄

楼上的 " 露丝卡文 · 世界冠军面包 " 店,人流也并不高,虽然设置了排队动线,却并没有派上用场。

图 / 剁椒 Spicy 摄

由此可见,门店选址对网红烘焙店客流的重要性,顶流商场的地铁入口通常是网红门店的黄金位置。

上演烘焙表演秀、狂卷 " 包装袋、排队 " 营销,向全网潮人收 " 网红税 "

这代烘焙品牌新贵们更擅长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在门店装修上,贵价网红面包店的共性是,透明、开放。

为了最大程度彰显烘焙技术的专业性,将后厨打造成 " 开放式 " 橱窗,请来面包师傅上演一场烘焙表演秀,是主打 " 现烤 " 烘焙品牌的最新策略。

图 / 剁椒 Spicy 摄

如,UH 祐禾的门店主打 " 一店一工坊 " 模式,每家店都有一个全透明的烘焙工坊;主打 " 窑烤面包 " 的 Paper Stone Bakery 在北京的首店,就以 " 石窑 " 为特色,透明开放式厨房里投射出面包师傅忙碌的身影,在暖光映射下显得温暖且舒心。

一些烘焙品牌则将英伦美学和美式街区融入门店设计中,走起了轻奢风。隶属于 B&C 旗下的 AMAM LON BAKERY TOWN 小狗面包,就将门店打造成了闯入伦敦街头的复古烘焙天堂。复古红砖墙搭建的门头搭配巨型小狗 logo,营造出一种被英伦美学暴击的萌感。店内随处可见英式设计元素,木质货架、维多利亚风吊灯、市集化陈列的面包柜等,随手一拍就是一副 ins 热帖。

包装袋营销,向来也是网红烘焙品牌的重点。贵价面包品牌 " 纽约贝果博物馆 " 选择将艺术家插画印在包装袋上,营造出一种上世纪纽约街头氛围感。纸袋子不够方便携带,就顺势推出了一款售价 30 元的帆布袋,背着印有 "NewYork" 字样的帆布袋上街,仿佛置身纽约街头,随机走过一个路人都得感叹一句 "international"。

B&C 家的经典绿色包装袋一度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至百元,网红时尚博主易梦玲曾在小红书上为其造势,国际时尚潮牌争抢与其联名。据剁椒 Spicy 不完全统计,B&C 先后与 Maxmara、Charlotte Tilbury、华伦天奴 Valentino、SMFK 等品牌推出了联名纸袋,最新官宣与 Charlotte Tilbury 联名后,B&C 还将位于上海吴江路的旗舰店打造成了以 CT 粉色为主色调的 " 枕边话绮境 " 主题店铺,沪上潮人们自发前往打卡宣传。

网红烘焙品牌们还擅长 " 排队营销 "。排队营销里面讲究颇多,花钱找托是最简单粗暴的操作,此外通过门店空间动线设计、服务流程复杂化、亦或是打造特定产品新鲜感都是品牌们惯用伎俩。当然,品牌自身的号召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现如今,高端烘焙品牌们的线上营销愈发前置化,早在官宣进驻新城市到门店装修期间,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疯狂造势。在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官方账号,提前埋好开业悬念,以 " 赠送产品、发放优惠券 " 等为噱头,将网友引流到线下门店。

" 现烤面包界人气王 "UH 祐禾,就拿出了五折优惠的诚意,吸引消费者到店购买。去年年底,UH 祐禾在杭州湖滨银泰 in77 门店开业时,曾推出了 "30 元抵 60 元 " 的优惠券,奔着优惠券来的羊毛党们,一路把队伍从商场 B2 拉长到了地铁口,此事在经过社交媒体发酵后,引发广泛热议。

剁椒 Spicy 在走访多家新开业的贵价面包品牌时也观察到,门店大多以 " 折扣 " 为优惠吸引路人粉进店购买。折扣力度从 5 折到 8 折不等,涵盖了整个开业前期阶段。不过,发放优惠券的营销模式对门店开业造势的效果虽然显著,但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优惠力度的下降,势必会流失掉一部分路人粉。

2025 年,贵价面包还是门好生意吗?

贵价面包市场虽然看着火热,但并不算是一门好生意。

前些年,已有一波高端烘焙品牌因为产品创新不足、过度依赖网红营销、运营成本过高等原因大幅缩窄业务,甚至破产清算。

贵价面包的特点是 " 高定价、高利润 ",即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也存在一定挑战。如,一条吐司定价 140 元,碱水包售价在 40 至 50 元之间,尽管价格较高,但仍然有消费者愿意购买,高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在保证盈利的情况下,进行规模化扩张的挑战也不小。

为了保证品牌高端调性和产品品质,大多数贵价烘焙品牌,都是直营模式。以 B&C 为例,其瞄准中高端商圈,主打 " 一城一旗舰店 ",以直营模式开启扩张,其大店的面积在 150~300 平方米之间。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B&C 现有门店 33 家,超 80% 的门店开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近 90% 的门店开在大型商场内,此类门店的年租金大多高达上百万,而热门商铺的竞争更是激烈,不仅需要支付更多租金,甚至还要有一定的人脉支持。

手作现烤烘焙的生意模式,进一步抬高了后厨人工的成本。截至目前,市面上一家成熟的贵价烘焙店后厨至少配备 4~6 个面包师,门店内要有 6 个以上的员工。

显然,开一家 B&C 的成本远高于打造一间普通连锁店。在大量投入的情况下,门店需要匹配足够多的客流量,才能覆盖成本创造盈利。B&C 品牌主理人李墨曾对媒体表示,B&C 的日均单店业绩在 7 万至 10 万。以此测算,B&C 的月均营业额可达 200 万~300 万元,在业内也算得上优质。

当前,贵价面包品牌们正在从区域卷向全国市场,发展风头正盛。从规模上看扩张比较快的如从济南走出 " 石头先生的烤炉 ",当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出了超 50 家门店;从上海起家的 " 趁热集合 ",陆续进入了北京、长沙、南京、杭州、哈尔滨等 12 个城市,目前门店近 30 家 …… 但即便如此,仍不能与连锁烘焙品牌上百家、上千家门店的规模效应相比。

烘焙行业普遍存在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壁垒低、获客成本高、复购率低的难题,一些品牌还因大规模扩张陷入了水土不服的处境。开业带来的流量红利期只是暂时的,当流量效应褪去品牌们势必将面临选择 " 面包 " 还是 " 爱情 " 的抉择。

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烘焙行业的业务周期性正在缩短。美团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0 月,面包烘焙行业共关停门店 8.2 万家,新开 7.5 万家,关停率高达 25%。烘焙门店的平均存续周期仅为 32 个月,其中约 58% 的门店在开业两年内倒闭,而能持续运营超过四年的门店占比仅为 24%。

纵观上一轮烘焙行业闭店潮中,Dikka Bakery 仅试营业五个月就轰然倒下;" 吐司界爱马仕 " 银座仁志川从走红到客流锐减只用了一年时间;法国知名甜品店 LENÔTRE 从落地上海到结束运营,也不过两三年时间;昂司蛋糕在成立两年之际就曾因欠薪问题一度停业 ……

如今,一些新贵品牌已经开始了闭店动作,不完全统计,自 2023 年来 " 石头先生的烤炉 " 以租约到期为由相继在山东关闭了四家门店,分别是潍坊高密店、枣庄恒太城店、济南泉城广场店和济南领秀城贵和店。

这一波高端烘焙新贵品牌们又将能红多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剁椒 Spicy,作者:亚娜,原文标题:《贵价面包杀回北上广!35 元一个的面包,年轻人抢疯了?》,题图来自:虎嗅(张一然拍摄)

点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