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要“造反”?哈佛校长第一个上

admin 2025-05-12 20:54:01 878

一场学术自由与政治权力的

" 顶级对决 "。

作者:尹洁 何宇婧 黄玥

当地时间 5 月 5 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 · 麦克马洪在社交媒体 X 上发布了一封 致哈佛大学校长艾伦 · 加伯的信。

她在信中指责哈佛大学 " 系统性违反联邦法律 "、" 嘲弄 "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并宣布联邦政府将不再向哈佛提供新的拨款。

对此,哈佛大学的发言人回应称,这是 "(对哈佛)前所未有的不当控制 "。

随后,一张 " 哈佛大学批改美教育部长来信 " 的图片,开始在 X 上流传。图片中,有人用红笔批改了麦克马洪的信,标出了大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言下之意:你身为教育部长,文化水平不行呀。

·网传 " 批改版 " 信件。

在引发舆论热议后,有媒体核实了图片来源,发现哈佛官网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均未发布过相关信息,推测该图片是 X 网友自行批改的,但被误传为 " 来自哈佛 "。

虽然是一场乌龙事件,但哈佛大学与美国政府的矛盾确实到了 " 针尖对麦芒 " 的地步,而作为校长的加伯,正处于风波的中心。

01

校园抗议结下 " 梁子 "

这场美国政界和教育界的 " 对峙 ",要从中东局势说起。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知名高校,掀起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

这场抗议浪潮声势浩大,迅速席卷全美高校,学生们强烈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及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偏袒。

抗议行动一直持续到 2024 年,在美国政府的不断打压和威胁下才逐渐平息。

·2024 年 4 月,美国校园抗议活动现场,一名抗议者被警方逮捕。

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声称不少美国高校纵容 " 反犹主义 " 在校园内蔓延,威胁要削减对这些高校的联邦拨款。

此时,加伯接任哈佛校长职务刚满一年。

他的就职可谓 " 临危受命 " ——上一任校长克劳丁 · 盖伊,因为对校内抗议活动的处理方式 " 引发了校董会与外界舆论的双重质疑 ",被迫于 2024 年 1 月辞职。随后,加伯被任命为临时校长,并于同年 8 月正式就职。

进入 2025 年,随着特朗普的上任,哈佛大学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

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特朗普政府官员致信哈佛大学,要求学校进行 " 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 ",否则联邦资金将遭到削减。

3 天后,哈佛大学表示拒绝上述要求。特朗普政府随即宣布将冻结对该校总额 22 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 6000 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

·哈佛大学校园一景。

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将其视作 " 政治实体 " 征税。次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威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

作为回击,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哈佛大学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5 月初,特朗普再一次提起 " 政府将剥夺哈佛大学免税地位 "。哈佛对此发表声明说,这一做法缺乏法律基础,并将危及学校履行教育使命的能力,导致学生所获资助减少,重要的医学和科研项目被砍,创新机会丧失。

或许是看多次威胁无果,特朗普政府又派出了教育部长 " 喊话 ",于是就有了麦克马洪的那封公开信。

02

强硬回击

对加伯来说,现在面对的问题是他几十年学术生涯中从未遇到的。

加伯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大学在哈佛读经济学专业,从学士一直读到博士毕业。读博期间,他同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并于 1983 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加伯在斯坦福大学度过了 25 年教学生涯,拥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2011 年,他回到哈佛大学工作,曾担任教务长兼首席学术官,负责协调教职员工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学生事务,学校评价他 " 在解决各种校园纠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加伯。(资料图)

被认为擅长处理矛盾的加伯,在面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 " 改革要求 ",比如审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政治观点时,态度是坚决拒绝,并称特朗普政府的相关行为 " 非法且超越政府权限 "。

也正是在加伯的带领下,哈佛大学向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

对于加伯的做法,美国媒体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自由派媒体普遍认为,哈佛的起诉是正确的;保守派媒体则批评这次起诉是 " 掩藏在专业术语背后的政治博弈 ",指责加伯以学术自由之名,行对抗联邦政府之实。

03

" 和哈佛站在一起 "

事实上,在特朗普政府与美国高校的 " 对阵 " 中,哈佛不是孤军奋战。

自今年 1 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对多所美国高校削减经费。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因 4 亿美元拨款被砍,被迫辞退了 180 名教职员工;康奈尔大学有高达 10 亿美元经费被冻结,该校教授认为,这将对科研项目造成严重影响。

在严峻的形势下,美国高校纷纷声援哈佛。

被特朗普政府 " 暂停发放 "2.1 亿美元研究资金后,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艾斯格鲁伯在 X 上写道:" 普林斯顿和哈佛站在一起。"

斯坦福大学校长乔纳森 · 莱文和教务长珍妮 · 马丁内斯也发表声明,表示坚定站在哈佛一边。

当地时间 4 月 22 日,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在内的 100 多所美国高校发表了一封联名信,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教育系统的 " 过度干预 ",认为这些干预正在威胁美国高等教育。

这封由校长们签字的联名信中写道:" 我们欢迎建设性改革,不反对合法的政府监督,但反对政府对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的不当干预。"

·美国民众的抗议举动。‍‍‍‍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教授吕超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与美国教育界并没有突出的矛盾,反而长期维持着相对和谐的关系,但现在,特朗普政府随心所欲打破惯例的行为,开始传递出危险的信号。

在吕超看来,这场博弈的代价可能远超特朗普政府的想象。

" 特朗普政府威胁撤销国际学生签证资格,可能导致国际学生数量锐减,进而影响美国高校的生源、收入和国际声誉;资金冻结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项目。"

路 · 透社指出,尽管哈佛拥有规模庞大的校友捐赠资金,但这些资金多用于特定用途,无法弥补联邦资金的缺口。

目前,哈佛方面仍寄希望于起诉成功。吕超认为:" 特朗普政府很难在这类官司上占据优势,哈佛的起诉可能会取得一定的进展。"

此外,有外媒认为,此次诉讼的结果可能改写美国学术史——若哈佛胜诉,将确立 " 政府不得以资金干预学术 " 的判例;若败诉,美国总统便真能靠 " 断供 " 遥控大学。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学术自由与政治权力的 " 顶级对决 " ,都透露着一股 " 山雨欲来 " 的气息。

点赞
返回